醫院手術室設計方案
1、潔凈手術部的組成
手術部是由若干手術室及為手術室服務的輔助用房(輔助區)組成。輔助區又分直接和間接為手術室服務用房。直接為手術室服務的功能房間有:無菌敷料存放室、藥品存放室、一次性無菌用品室、無菌器械貯存室、麻醉室(包括麻醉復蘇室)、刷手室、護士站、準備室、潔凈走廊、清潔走廊等。間接為手術服務的房間如:辦公室、會議室、示教室、值班室等,其外延又涉及有家屬等候室I、CU、輸血科、病理科等。手術部是以手術室為核心,組合成相對獨立的醫療功能單元。
2、潔凈手術部分區
⑴辦公教學區主任、護士長、醫生、護士辦公室、示教室。一般潔凈要求30萬級,位于手術室清潔區的一端,有單獨的通道。
⑵醫務人員通過區包括換鞋、一更、淋浴室、二更、直吹室,一般位于清潔區,30萬級。
⑶潔凈手術區包括潔凈走廊,10萬級。另外可劃分百級手術室區、萬級手術室區、防輻射手術室區、負壓感染手術室區:前緩沖室、單獨刷手間、藥品器械室、負壓手術室(100級、萬級)、單獨洗消室、后緩沖間。進入手術室的潔凈走廊一般為10萬級。出手術室或傳遞窗將醫療廢物及污染的器材運出的走廊為清潔走廊,一般為30萬級。
⑷潔凈輔助區滅菌物品、器材、一次性無菌物品存放間,麻醉準備間、麻醉復蘇間、藥品間、護士站、麻醉醫生休息室等在此區,一般為10萬級。
⑸清洗消毒區如果是手供一體的手術室有單獨的清洗、消毒、滅菌區域,滅菌后物品直接進入無菌間。如果手、供分開的,手術室僅有個污洗室,位于清潔走廊的一端,手術室僅進行初洗后通過污物電梯運送到供應室、供應室將滅菌物品通過清潔電梯傳送到手術室滅菌間。污洗室為污染區,為常壓或微負壓。
⑹其他區域醫生、護士值班室可為30萬級。在手術室外圍還可設手術家屬等候區、洽談室、教學室(閉路電視教學)。
3、潔凈手術部的布局流程
潔凈手術部一般分為潔凈區、清潔區、污染區、自然區四區和病人通道;工作人員通道;滅菌物品、一次性滅菌物品器材通道;污染醫療廢物、器材通道等四個人流、物流通道。還有一個氣流的通道,依次從潔凈級別高→潔凈級別低→清潔區→污染區形成氣流走向。
潔凈手術部平面布局原則是功能流程合理、潔污流線分明(見圖1),以有利于減少交叉感染,有效地組織空氣凈化系統,經濟地滿足潔凈質量。根據國外手術部的成功范例及《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》的要求,手術部應按照3區2通道的原則布局(即手術區,輔助區,其它用房區,潔凈走道和準潔凈走道),術前術后人員及無菌物品從清潔走道通過,術后污物從污物通道通過,這樣清污分離可使手術后的污物及時得到處理,從根本上減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。
合理安排人流和物流,使流線短捷,方便醫護人員的活動。這樣才能提高效率,有效防止交叉感染。建筑布局要簡潔,人流和物流不能搞得過于繁瑣、復雜。否則工作人員會棄之不用,如自由走動,更易造成污染。
4、潔凈手術部的流程設計原則
流程分明,合理,防止交叉感染,縮短操作路線,減輕工作人員勞動強度,提高手術質量。
⑴人流①患者病房患者(走來或科室平車)→手術室清潔區換車、換被服→潔凈通道→麻醉準備間→潔凈手術室→麻醉復蘇間→潔凈通道→更換車、被服→ICU或病房。②醫護人員清潔區換鞋→一更衣室,脫去外面工作服→二更換手術衣→緩沖間或直吹室→潔凈走廊→刷手間→潔凈手術室→潔凈走廊→緩沖間→二更→淋浴室→一更換衣→換鞋→病房。
⑵物流①無菌物品、敷料、滅菌的儀器及器材、一次性無菌物品:專門清潔通道→手術室潔凈通道→無菌物品或儀器存放間→潔凈手術室→清潔通道→污洗間初洗、消毒后打包→清潔通道→壓力蒸汽滅菌室滅菌→手術部無菌物品室。供應室→無菌物品通道→手術室。②醫療廢物潔凈手術室→清潔走廊→污物間→專用通道→出手術部。